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揠苗助長
yà miáo zhù zhǎng 揠苗助長
- 成語名稱
- 揠苗助長
- 成語拼音
- yà miáo zhù zhǎng
- 成語簡拼
- ymzz
- 成語意思
- 揠:拔。把苗拔起,以助其生長。比喻違反事物發(fā)展的客觀規(guī)律,急于求成,反而把事情弄糟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孟子·公孫丑上》:“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,茫茫然歸,謂其人曰:‘今日病矣,予助苗長矣。’其子趨而往視之,苗則槁矣。”
- 成語例子
- 對學(xué)生的教育既不能揠苗助長,也不能放任自流。
- 近義詞
- 欲速不達(dá)
- 反義詞
- 放任自流 循序漸進(jìn)
- 成語繁體
- 揠苗助長
- 感情色彩
- 貶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主語、賓語;含貶義
- 成語結(jié)構(gòu)
- 連動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揠,不能讀作“yǎn”;長,不能讀作“chánɡ”。
- 成語辨形
- 揠,不能寫作“偃”。
- 成語辨析
- 揠苗助長和“欲速不達(dá)”;都有“強(qiáng)求速成;結(jié)果不好”的意思。但揠苗助長是比喻性的;偏重在“強(qiáng)求速成”的行動上;“欲速不達(dá)”是陳述性的;偏重在“強(qiáng)求速成”的結(jié)果上。
- 英文翻譯
- pull up seedlings to help them grow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稿--高
- 成語故事
-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(nóng)夫,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,因此整天忡忡憂憂。有一天,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,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(diǎn)也沒長大,于是苦心思索著有什么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(diǎn)。
忽然,他靈機(jī)一動,毫不猶豫的卷起褲管就往水田里跳,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(diǎn)。傍晚,農(nóng)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杰作,得意洋洋的跑回家,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:“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,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(diǎn)子,讓咱們田里的稻苗長高了不少。”農(nóng)夫太太半信半疑,就叫兒子到田里去看,究竟是怎么回事。兒子聽到家里的稻子長高了,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。這時,他發(fā)現(xiàn)稻苗是長高了,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,眼看著就要枯萎了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同心县|
卢氏县|
曲靖市|
射阳县|
茶陵县|
东兴市|
红安县|
昌黎县|
渝北区|
额济纳旗|
白朗县|
县级市|
溆浦县|
沽源县|
乃东县|
临湘市|
民丰县|
肇源县|
嘉禾县|
桑日县|
万全县|
济南市|
岐山县|
贡嘎县|
乌什县|
沧源|
饶河县|
威海市|
封丘县|
会同县|
宁陵县|
厦门市|
海门市|
武义县|
南皮县|
尖扎县|
永顺县|
丰宁|
无棣县|
吴堡县|
张家港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