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語名稱
- 附骨之疽
- 成語拼音
- fù gǔ zhī jū
- 成語簡拼
- fgzj
- 成語意思
- 附:靠近;疽:毒瘡。緊貼骨頭的毒瘡。比喻侵入內部而又難以除掉的敵對勢力
- 成語出處
- 清·譚嗣同《上歐陽中鵠書》歐陽中鵠批跋:“陰棄者如瘵病,如附骨之疽。”
- 成語例子
- 陶菊隱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》第77章:“這種行動不但不可以截斷京漢路的交通,而且北京也受到一定的威脅,所以奉軍視為附骨之疽。”
- 近義詞
- 反義詞
- 成語繁體
- 附骨之疽
- 感情色彩
- 貶義詞
- 常用程度
- 生僻
- 語法用法
- 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比喻句
- 成語結構
- 偏正式
- 成語年代
- 近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成語故事
主站蜘蛛池模板:
盈江县|
上虞市|
贵阳市|
武川县|
涡阳县|
岳西县|
沙田区|
金堂县|
老河口市|
东莞市|
西乌珠穆沁旗|
曲阜市|
陵水|
安阳市|
安西县|
伊金霍洛旗|
陆良县|
阳泉市|
德庆县|
三江|
乐陵市|
武鸣县|
内江市|
岐山县|
尖扎县|
淳化县|
武威市|
门源|
阿克陶县|
定州市|
油尖旺区|
鹤岗市|
曲阳县|
正定县|
涞源县|
民乐县|
芦溪县|
库尔勒市|
新安县|
朔州市|
广东省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