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成語名稱
- 鼎足而立
- 成語拼音
- dǐng zú ér lì
- 成語簡拼
- dzél
- 成語意思
- 象鼎的三只腳一樣,三者各立一方。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。
- 成語出處
- 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:“臣愿披腹心,輸肝膽,效愚計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誠能聽臣之計,莫若兩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勢莫敢先動。”
- 成語例子
- 三國時期,魏、蜀、吳各據一方,鼎足而立。
- 近義詞
- 三足鼎立 鼎足而三 相持不下 分庭抗禮
- 反義詞
- 歸于一統 合而為一 定于一尊
- 成語繁體
- 鼎足而立
- 感情色彩
- 褒義詞
- 常用程度
- 常用
- 語法用法
- 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書面語
- 成語結構
- 偏正式
- 成語年代
- 古代
- 成語正音
- 成語辨形
- 成語辨析
- 英文翻譯
- 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
- 歇后語
- 成語謎面
- 三國時代
- 成語故事
- 公元前203年,漢將韓信滅了齊國,被劉邦封為齊王,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后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,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,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,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。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,最后被呂后誘殺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和平区|
二连浩特市|
买车|
新晃|
静宁县|
嘉峪关市|
巴彦淖尔市|
会宁县|
宜宾县|
张北县|
内丘县|
香格里拉县|
商丘市|
达州市|
益阳市|
新乡市|
阿城市|
罗山县|
中阳县|
宾川县|
濮阳市|
罗田县|
玉龙|
阳朔县|
冀州市|
合江县|
冀州市|
洛阳市|
仁布县|
文安县|
凤城市|
阳谷县|
宜城市|
新邵县|
仁化县|
天峨县|
安徽省|
通化市|
长治市|
澄城县|
隆回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