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是以圣人云: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。正言若反。
tiān xià mò róu ruò yú shuǐ , ér gōng jiān qiáng zhě mò zhī néng shèng , yǐ qí wú yǐ yì zhī 。
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
ruò zhī shèng qiáng , róu zhī shèng gāng , tiān xià mò bù zhī , mò néng xíng 。
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shì yǐ shèng rén yún : shòu guó zhī gòu , shì wèi shè jì zhǔ ;
是以圣人云: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
shòu guó bù xiáng , shì wéi tiān xià wáng 。 zhèng yán ruò fǎn 。
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。正言若反。
關鍵詞:老子
遍天下再沒有什么東西比水更柔弱了,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么東西可以勝過水。弱勝過強,柔勝過剛,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,但是沒有人能實行。所以有道的圣人這樣說:“承擔全國的屈辱,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,承擔全國的禍災,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。”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。
“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,以其無以易之。”
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,但是它無堅不摧,沒有什么能夠勝過它,替代它。
“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”
弱能勝強,柔能勝剛,天下沒有不知道的,但很少有認真做做到。
“是以圣人云:受國之垢,是謂社稷主;受國不祥,是為天下王。 正言若反。”
因此圣人說:能夠承擔起全國屈辱的,才能稱為一國之主。能夠擔當國家災難的,才算是一國之王。真理聽起來都不是很順耳。
本章以水為例,說明弱可以勝強、柔可以勝剛的道理。八章說“水善利萬物而不爭”,本章可與八章的內容聯系起來閱讀。老子所舉水的例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。水最為柔弱,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堅硬的巖石。水表面上軟弱無力,卻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擋的力量。這就清楚地說明,老子所講的軟弱、柔弱,并不是通常人們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。此處,由于水性趨下居卑,因而老子又闡揚卑下屈辱的觀念,實際上反而能夠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,具有堅強的力量。本章后面有一句話:“正言若反”,集中概括了老子辯證法思想,其含義十分深刻、豐富。
[長篇大論]
金缽
金碧峰禪師忽見屋里晃動著兩個影子,一道白光,一團墨點,如同懸置一般挪動,他自知大限降臨,那是黑白無常前來捉拿他。
金碧峰禪師僅那么一瞥,又沉浸在禪定之中。夜色灌滿了禪房。他的身體像墨塊一樣,融入夜之水中。
黑白無常明明看見金碧峰禪師的身影,卻發現霎時沒了痕跡。他倆搜尋一遍,僅是個空空的禪房。
接連三天,黑白無常明確金碧峰禪師該在禪房,想著可以輕易得手,只是,禪師無蹤無跡,仿佛那禪房是禪師的軀殼,去敲去摸,并無反應。
黑白無常便打聽,不得不敬佩,禪師已修成正果,達到無物的境界,他倆已感到難以交差。畢竟還沒碰到過如此棘手的事情。追究下去,兩位無常探知金碧峰禪師有一只純金鑄就的金缽,外形精致華麗,此物為皇帝所賜。
黑白無常認定有希望了。金碧峰禪師唯一的偏愛就是那只金缽,參禪的間隙,他偶爾會拿出來欣賞,那時,他就起了凡夫之情,喜愛狠了,禪定時,還動了喜愛的念頭,那個瞬間,禪師的身形就顯現了。
黑白無常商定,等候禪師起心動念那一刻,他倆立即下手。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,黑白無常潛伏在禪房里。
漫漫長夜,黎明前的時候,又靜又黑,恍惚中,禪師念頭一閃:陽光里金色的金缽。禪師的形象猶如深潭中的浮出那樣,只見一道白光,一團黑點。禪師警覺出了死亡的逼近,他立即收起了念頭。
黑白無常又撲了個空。禪師已無影無蹤了。靜得令人著急。
天一亮,金碧峰禪師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金缽投入煉爐之中。他覺得一身輕松,再無牽掛了。
夜間,黑白無常頻繁登門,仍舊無可奈何,沒處下手。他倆還是第一次完不成差事。
蜘蛛絲的力量
說一日佛祖坐于花園的井邊向下望去,看到無數生前作惡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惡而飽受地獄之火的煎熬。
此時,一個江洋大盜透過地獄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,立刻向佛祖發出了呼救。佛祖以
他慈悲的目光看到此盜生前雖然殺人越貨,無惡不作。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蜘蛛的時候,卻突然動了善心,移開腳步使其得以存活,
不想成了一生中罕見的善事。
佛祖決定用用那小蜘蛛的力量來救他脫離苦海。一根蜘蛛絲垂下了井邊,那大盜發現了,并立刻抓住游絲向上爬去。
不想其他倍受煎熬的惡人們看到也蜂擁上來抓住了游絲,任憑那大盜惡聲大罵,他們仍然拼命地向上爬。
大盜怕蜘蛛絲不堪重負,毀了脫離苦海的唯一希望,便抽刀將身下的游絲砍斷,結果,本來攀許多人都安然無恙的蜘蛛絲卻突然繃斷。
大盜也因拋棄了心中最后一點憐憫,而重新跌入了萬劫不復的地獄。
1、無以易之:易,替代、取代。意為沒有什么能夠代替它。
2、受國之垢:垢,屈辱。意為承擔全國的屈辱。
3、受國不祥:不祥,災難,禍害。意為承擔全國的禍難。
4、正言若反:正面的話好像反話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