馮子曰:“有宇宙以來,只爭‘明’、‘暗’二字而已。混沌暗而開辟明,亂世暗而治朝明,小人暗而君子明;水不明則腐,鏡不明則錮,人不明則墮于云霧。今夫燭腹極照,不過半磚,朱曦霄駕,洞徹八海;又況夫以夜為晝,盲人瞎馬,僥幸深溪之不隕也,得乎?故夫暗者之未然,皆明者之已事;暗者之夢景,皆明者之醒心;暗者之歧途,皆明者之定局;由是可以知人之所不能知,而斷人之所不能斷,害以之避,利以之集,名以之成,事以之立。明之不可已也如是,而其目為‘知微’,為‘億中’,為‘剖疑’,為‘經務’。吁!明至于能經務也,斯無惡于智矣!
關鍵詞:智囊(選錄),明智部
馮夢龍說:自從有了宇宙以來,就有了“明”和“暗”的對比與爭斗。混沌時期“暗”而開天辟地時“明”,亂世“暗”而治世“明”,小人“暗”而君子“明”;流水不明就會腐爛骯臟,鏡子不明則無法照影鑒衣,人如果不明則會陷入混亂愚昧之中。螢火蟲的光再大,其光不過半塊磚頭大小,太陽在高空運行,其光輝照徹天下各處;何況把夜間當成白天,就像盲人騎著瞎馬一樣,怎么可能不墜入粉身碎骨的深淵之中呢?所以,對于“暗”者不明白的事,都是“明”者了然于胸的事;對于“暗”者變幻莫測的事,都是“明”者很確定的事;對于“暗”者不知如何選擇的事,都是“明”者很容易解決的問題。因此能洞見一般人所無法洞見的,能決斷一般人所難以決斷的,躲開可能的災禍,獲取可能的利益,甚至建立不世之功勛,成就萬古的聲名,這就是真正的智者之“明”。本部分為四卷,分別為“知微”、“億中”、“剖疑”、“經務”。唉,能把智慧之明用于天下國家的大事上,這便是智慧最高的善用了。
①燭腹:指螢火蟲。
②朱曦:指太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