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久久草.com_国产91在线高潮白浆在线观看_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亚洲_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☆_亚洲春色Aⅴ无码专区在线播放

傳播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

養(yǎng)育華夏兒女

書畫

作者:沈括 全集:夢溪筆談 來源:網(wǎng)絡(luò) [挑錯/完善]

  藏書者,多取空名。偶傳為鐘、王、顧、陸之筆,見者爭售,此所謂“耳鑒”。又有觀畫而以手摸之,相傳以謂色不隱指者為佳畫,此又在耳鑒之下,謂之“揣骨聽聲”。歐陽公嘗得一古畫牡丹叢,其下有一貓,未知其精粗。丞相正肅吳公與歐公姻家,一見曰:“此正午牡丹也。何以明之?其花披哆而色燥,此日中時花也;貓眼黑睛如線,此正午貓眼也。有帶露花,則房斂而色澤。貓眼早暮則睛圓,日漸中狹長,正午則如一線耳。”此亦善求古人心意也。

  相國寺舊畫壁,乃高益之筆。有畫眾工奏樂一堵,最有意。人多病擁琵琶者誤撥下弦,眾管皆發(fā)“四”字。琵琶“四”字在上弦,此撥乃掩下弦,誤也。余以謂非誤也。蓋管以發(fā)指為聲,琵琶以撥過為聲,此撥掩下弦,則聲在上弦也。益之布置尚能如此,其心匠可知。

  書畫之妙,當(dāng)以神會,難可以形器求也。世之觀畫者,多能指摘其間形象、位置、彩色瑕疵而已,至于奧理冥造者,罕見其人。如彥遠《畫評》言:王維畫物,多不問四時,如畫花往往以桃、杏、芙蓉、蓮花同畫一景。余家所藏摩詰畫《袁安臥雪圖》,有雪中芭蕉,此乃得心應(yīng)手,意到便成,故其理入神,迥得天意,此難可與俗人論也。謝赫云:“衛(wèi)協(xié)之畫,雖不該備形妙,而有氣韻,凌跨群雄,曠代絕筆。”又歐文忠《盤車圖》詩云:“古畫畫意不畫形,梅詩詠物無隱情。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見詩如見畫。”此真為識畫也。

  王仲至閱吾家畫,最愛王維畫《黃梅出山圖》,蓋其所圖黃梅、曹溪二人,氣韻神檢,皆如其為人。讀二人事跡,還觀所畫,可以想見其人。

  《國史補》言:“客有以《按樂圖》示王維,維曰:‘此《霓裳》第三疊第一拍也。’客未然;引工按曲,乃信。”此好奇者為之。凡畫奏樂,止能畫一聲,不過金石管弦同用“一”字耳,何曲無此聲,豈獨《霓裳》第三疊第一拍也?或疑舞節(jié)及他舉動拍法中,別有奇聲可驗,此亦不然。《霓裳曲》凡十三疊,前六疊無拍,至第七疊方謂之疊遍,自此始有拍而舞作。故白樂天詩云:“中序擘騞初入拍。”中序即第七疊也,第三疊安得有拍?但言“第三疊第一拍,”即知其妄也。或說:嘗有人觀畫《彈琴圖》,曰:“此彈《廣陵散》也。”此或可信。《廣陵散》中有數(shù)聲,他曲皆無,如潑攦聲之類是也。  畫牛、虎皆畫毛,惟馬不畫。余嘗以問畫工,工言:“馬毛細,不可畫。”余難之曰:“鼠毛更細,何故卻畫?”工不能對。大凡畫馬,其大不過盈尺,此乃以大為小,所以毛細而不可畫;鼠乃如其大,自當(dāng)畫毛。然牛、虎亦是以大為小,理亦不應(yīng)見毛,但牛、虎深毛,馬淺毛,理須有別。故名輩為小牛、小虎,雖畫毛,但略拂拭而已。若務(wù)詳密,翻成冗長;約略拂拭,自有神觀,迥然生動,難可與俗人論也。若畫馬如牛、虎之大者,理當(dāng)畫毛,蓋見小馬無毛,遂亦不,此庸人襲跡,非可與論理也。又李成畫山上亭館及樓塔之類,皆仰畫飛檐,其說以謂自下望上,如人平地望塔檐間,見其榱桷。此論非也。大都山水之法,蓋以大觀小,如人觀假山耳。若同真山之法,以下望上,只合見一重山,豈可重重悉見,兼不應(yīng)見其溪谷間事。又如屋舍,亦不應(yīng)見其中庭及后巷中事。若人在東立,則山西便合是遠境;人在西立,則山東卻合是遠境。似此如何成畫?李君蓋不知以大觀小之法,其間折高、折遠,自有妙理,豈在掀屋角也。

  畫工畫佛身光,有匾圓如扇者,身側(cè)則光亦側(cè),此大謬也。渠但見雕木佛耳,不知此光常圓也。又有畫行佛,光尾向后,謂之順風(fēng)光,此亦謬也。佛光乃定果之光。雖劫風(fēng)不可動,豈常風(fēng)能搖哉!  古文“已”字從一、從亡,此乃通貫天地人,與王字義同。中則為王,或左左中則為已。僧肇曰:“會萬物為一已者,其惟圣人乎!子曰:‘下學(xué)而上達。’人不能至于此,皆自成之也。”得已之全者如此。

  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,尤善為平遠山水,其得意者有《平沙雁落》、《遠浦帆歸》《山市晴嵐》、《江天暮雪》、《洞庭秋月》、《瀟湘夜雨》、《煙寺晚鐘》、《漁村落照》,謂之“八景”,好事者多傳之。往歳小村陳用之善畫,迪見其畫山水,謂用之曰:“汝畫信工,但少天趣。”用之深伏其言,曰:“常患其不及古人者,正在于此。”迪曰:“此不難耳,汝先當(dāng)求一敗墻,張絹素訖,倚之?dāng)χ希τ^之。觀之既久,隔素見敗墻之上,高平曲折,皆成山水之象。心存目想:高者為山,下者為水;坎者為谷,缺者為澗;顯者為近,晦者為遠。神領(lǐng)意造,怳然見其有人禽草木飛動往來之象,了然在目。則隨意命筆,默以神會,自然境皆天就,不類人為,是謂活筆。”用之自此畫格進。

  古文自變隸,其法已錯亂,后轉(zhuǎn)為楷字,愈益訛舛,殆不可考。如言有口為吳,無口為天。按字書,“吳”字本從口、從夬,音捩。非天字也。此固近世謬從楷法言之。至如兩漢篆文尚未廢,亦有可疑者。如漢武帝以隱語召東方朔云:“先生來來。”解云:“來來,棗也。”按“棗”字從朿,音刺。不從來。此或是后人所傳,非當(dāng)時語。如“卯金刀”為“劉”,“貨泉”為“白水真人”,此則出于緯書,乃漢人之語。按劉字從、音酉。從金、如、、皆從扊,非卯字也。貨從貝,真乃從具,亦非一法,不積壓緣何如此。字書與本史所記,必有一誤也。

  唐韓偓為詩極清麗,有手寫詩百余篇,在其四世孫奕處。偓天復(fù)中避地泉州之南安縣,子孫遂家焉。慶歷中予過南安,見奕出其手集,字極淳勁可愛。后數(shù)年,奕詣闕獻之。以忠臣之后,得司士參軍,終于殿中丞。又余在京師見偓《送光上人》詩,亦墨跡也,與此無異。

  江南徐鉉善小篆,映日視之。畫之中心,有一縷濃墨,正當(dāng)其中;至于屈折處,亦當(dāng)中,無有偏側(cè)處。乃筆鋒直下不倒側(cè),故鋒常在畫中,此用筆之法也。鉉嘗自謂:“吾晚年始得匾之法。”凡小篆喜瘦而長,匾之法,非老筆不能也。

  《名畫錄》:“吳道子嘗畫佛,留其圓光,當(dāng)大會中,對萬眾舉手一揮,圓中運規(guī),觀者莫不驚呼。”畫家為之自有法,但以肩倚壁,盡臂揮之,自然中規(guī)。其筆畫之粗細,則以一指拒壁以為準(zhǔn),自然均勻。此無足奇。道子妙處,不在于此,徒驚俗眼耳。

  晉、宋人墨跡,多是吊喪問疾書簡。唐貞觀中,購求前世墨跡甚嚴,非吊喪問疾書跡。皆入內(nèi)府。士大夫家所存,皆當(dāng)日朝廷所不取者,所以流傳至今。

  鯉魚當(dāng)脅一行三十六鱗,鱗有黑文如十字,故謂之鯉。文從魚、里者,三百六十也。然井田法即以三百步為一里。恐四代之法,容有不相襲者。

  國初,江南布衣徐熙、偽蜀翰林待詔黃筌,皆以善畫著名,尤長于畫花竹。蜀平,黃筌并二子居寶、居實,弟惟亮,皆隸翰林圖畫院,擅名一時。其后江南平,徐熙至京師,送圖畫院品其畫格。諸黃畫花,妙在賦色,用筆極新細,殆不見墨跡,但以輕色染成,謂之寫生。徐熙以墨筆畫之,殊草草,略施丹粉而已,神氣迥出,別有生動之意。筌惡其軋已,言其畫粗惡不入格,罷之。熙之子乃效諸黃之格,更不用墨筆,直以彩色圖之,謂之“沒骨圖”。工與諸黃不相下,筌等不復(fù)能瑕疵,遂得齒院品。然其氣韻皆不及熙遠甚。

  余從子遼喜學(xué)書,嘗論曰:“書之神韻,雖得之于心,然法度必資講學(xué)。常患世之作字,分制無法。凡字有兩字、三、四字合為一字者,須字字可拆。若筆畫多寡相近者,須令大小均停。所謂筆畫相近,如‘殺’字,乃四字合為一,當(dāng)使‘乂’、‘木’、‘幾’、‘又’四者大小皆均。如‘尗’字,乃二字合,當(dāng)使‘上’與‘小’二者,大上長短皆均。若筆畫多寡相遠,即不可強牽使停。寡在左,則取上齊:寡在右,則取下齊。如從口、從金,此多寡不同也,‘唫’即取上齊:‘釦’則取下齊。如從尗、從又、及從口、從胃三字合者,多寡不同,則‘叔’當(dāng)取下齊,‘喟’當(dāng)取上齊。”如此之類,不可不知,又曰:“運筆之時,常使意在筆前。”此古人良法也。

  王羲之書,舊傳唯《樂毅論》乃羲之親書于石,其他皆紙素所傳。唐太宗裒聚二王墨跡,惟《樂毅論》石本,其后隨太宗入昭陵。朱梁時,耀州節(jié)度使溫韜發(fā)昭陵得之,復(fù)傳人間。或曰:公主以偽易之,元不曾入壙。本朝入高紳學(xué)士家。皇祐中,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主簿,《樂毅論》在其家,余嘗見之。時石已破缺,末后獨有一“海”字者是也。其家后十余年,安世在蘇州,石已破為數(shù)片,以鐵束之。后安世死,石不知所在。或云:蘇州一富家得之。亦不復(fù)見。今傳《樂毅論》,皆摹本也,筆畫無復(fù)昔之清勁。羲之小楷字,于此殆絕。《遺教經(jīng)》之類,皆非其比也。

  王鉷據(jù)陜州,集天下良工畫壽圣寺壁,為一時妙絕。畫工凡十八人,皆殺之,同為一坎,瘞于寺西廂,使天下不復(fù)有此筆。其不道如此。至今沿有十堵余,其間西廊“迎佛舍利”、東院“佛母壁”最奇妙,神彩皆欲飛動。又有“鬼母”、“瘦佛”二壁差次,其余亦不甚過人。

  江南中主時,有北苑使董源善畫,尤工秋嵐遠景,多寫江南真山,不為奇峭之筆。其后建業(yè)僧巨然,祖述源法,皆臻妙理。大體源及巨然畫筆,皆宜遠觀。其用筆甚草草,近視之,幾不類物象;遠觀則景物粲然,幽情遠思,如睹異境。如源畫《落照圖》,近視無功;遠觀村落杳然深遠,悉是晚景;遠峰之頂,宛有反照之色。此妙處也。

關(guān)鍵詞:夢溪筆談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收藏書作品的人,往往只注重書畫家的名聲,偶然傳聞某幅作品為鐘、王、顧、陸的手筆,見到者就爭相購買,這就叫做“耳鑒”。又有觀畫而用手去摩挲的,相傳以為畫布不硌手指的為佳畫,這又在“耳鑒”之下,被稱為“揣骨聽聲”。

  歐陽修曾經(jīng)得到一幅牡丹叢古畫,牡丹叢下方畫有一只貓,歐陽修不知道這幅畫的好壞優(yōu)劣。丞相吳育跟歐陽修是親家,一見到這幅畫就說:“這畫的是正午時分的牡丹。憑什么知道的呢?花朵完全開放、花瓣散開,而且花的色澤顯得干燥,這是正午時的花。貓眼睛里黑瞳仁像條線,這是正午時的貓眼。假如是早上帶露的花,那就應(yīng)該花冠收攏、色澤鮮亮。貓的瞳孔早上和傍晚是圓的,時間越接近中午就越狹長,到正午時分就細得像一條線了。”這就是善于研究、揣摩古人作畫的筆意。

  大相國寺的舊壁畫,是高益的真跡。有一面墻上的一幅眾樂工演奏音樂的壁畫最有意味。觀畫的人多半會認為畫中彈奏琵琶的人錯撥了下弦,因為所有的管樂器都在發(fā)“四”這個音,而琵琶上的“四”字應(yīng)該在上弦,這畫中人所持的撥子是遮掩著下弦的,畫錯了。我認為不是畫錯了,因為管樂器是在按孔的指頭抬起時發(fā)聲,而琵琶則是在撥子從弦上劃過時發(fā)聲,這畫中的撥子遮掩住下弦(說明剛從上弦劃過),那么發(fā)聲的弦應(yīng)該正是上弦。高益作畫的布局安排尚且能如此,他的匠心獨運之處是可以推知的。

  書畫作品的奧妙之處,當(dāng)從心領(lǐng)神會的意境上體悟,難以僅從形跡的相似性上尋求。世上觀賞繪畫作品的人,大都不過能指摘畫中的事物形象、配備位置及色彩運用等方面的瑕疵而已,至于確實能夠在冥冥中領(lǐng)會優(yōu)秀畫作的深刻意境和哲理的,罕見其人。如張彥遠的《畫評》言說:“王維畫景物,多不問四時節(jié)令,如畫花,往往將不同季節(jié)開花的桃、杏、芙蓉、蓮花等畫于同一幅景物圖上。”我家收藏的摩詰所畫《袁安臥雪圖》,有雪中芭蕉,這是得心應(yīng)手的創(chuàng)作,意趣到處便可成畫,所以能夠達理入神,深得天機本性。這是難以與普通人理論的。謝赫說:“衛(wèi)協(xié)的畫,雖然不能完全精妙逼真地繪出事物的外在形象,而有生動的神氣和韻味,所畫超越競起的名家,可稱是空前絕后的作品。”歐陽文忠公的《盤車圖詩》又說:“古畫畫意不畫形,梅詩詠物無隱情。忘形得意知者寡,不若見詩如見畫。”這些都是真正懂得繪畫奧妙之所在的言論。

  王仲至觀賞我家的藏畫,最喜歡王維畫的《黃梅出山圖》。這是由于所畫黃梅、曹溪二人,氣韻神情和約束檢點的態(tài)度,都像他們的為人。閱讀傳記所載二人的事跡,再看王維所畫,可以想見二人的真實形象。

  畫工畫佛身的輝光,有時畫作扁圓狀扇形的,如果佛身側(cè)轉(zhuǎn)時,那輝光也側(cè)轉(zhuǎn),這就大錯特錯了。他們大概只見到過木雕的佛像而已,不知道這種圓形的輝光是固定不變的。還有人畫行走的佛,把那輝光的尾部畫得拖向后方,叫什么“順風(fēng)光”,這也是錯誤的。佛的輝光是修成定果的光。即使是遇到能毀滅一切的劫風(fēng)也不會動搖,哪里是尋常之風(fēng)所能吹動的啊!

  度支員外郎宋迪精工繪畫,尤其擅長平山遠水。其得意作品,有《平沙雁落》《遠浦帆歸》《山市晴嵐》《江天暮雪》《洞庭秋月》《瀟湘夜雨》《煙寺晚鐘》《漁村落照》,稱為“八景”,喜歡的人多為傳播。往年小窯村陳用之善于繪畫,宋迪見其山水畫,對他說:“你的畫確實精工,但缺少自然情趣。”用之深深嘆服他這話,說:“我常擔(dān)心自己的畫不及古人,正在于這一點。”宋迪說:“這點不難做到。你可以先找一堵破敗的墻壁,對著墻壁張起一幅白色絲絹的大畫布,然后倚在敗墻上,早晨晚上日出日落時,都看敗墻在畫布上的投影。觀看得久了,隔著畫布就能見到敗墻的上部,高低平凹,曲曲折折,都能變幻成山水的景象。心目一體而存想:敗墻高處是山,低處是水;凹陷處是山谷,缺口處是山澗;顯豁處是近景,模糊處是遠景。神會而意到,忽然發(fā)現(xiàn)敗墻上都是人物、禽獸、草木飛動往來的景象,全然歷歷在目。于是隨意命筆,默然畫出心領(lǐng)神會的意象,自然畫中的意境就都天然而成,不似人為的造作,這就叫做‘活筆’。”用之自此以后,繪畫的格調(diào)得以不斷進步。

  南唐徐鉉善于小篆書法,對著日光看他的小篆作品,筆畫的中心都有一縷濃墨,恰在筆畫的正中。至于筆畫的曲折之處,這縷濃墨也在正中,沒有偏側(cè)到筆畫兩邊的。這是由于筆鋒直行,既不倒退,也不偏斜,所以筆鋒常在筆畫的正中。這是小篆書法正宗的運筆法度。徐鉉曾自稱“我到晚年才摸索出竵匾之法”。凡是小篆,一般喜歡瘦而長;折衷使用歪、扁的運筆法度,非具有老到經(jīng)驗的書法家不能做到。

  《名畫錄》里說:“吳道子曾經(jīng)繪制佛像,留下一圈佛光不畫,等到舉行盛典的時候,當(dāng)著成千上萬人的面,舉起手來一揮而就,佛光圓得就像用圓規(guī)所畫一般,眾人無不驚嘆。”畫家繪制圓形自有辦法,只要將肩頭靠近墻壁,盡量伸長臂膀揮手畫圓,(所畫的圓)自然像用圓規(guī)畫出的一樣。畫家控制筆畫粗細的方法,就是由握筆之手的一個手指抵住墻壁作為保持距離的標(biāo)準(zhǔn),畫出的線條自然粗細均勻。這些都不足為奇。吳道子繪畫的高妙之處并不在于這些地方,只不過令俗人之眼感到驚異罷了。

  現(xiàn)存的兩晉及劉宋時人物的書法真跡,大都是吊喪問疾的書信之類。唐代貞觀年間,搜訪購求前世書法真跡的措施非常嚴格,只要不是吊喪問疾的書信之類,全都入于皇宮的內(nèi)府。如今士大夫家所收藏的,都是當(dāng)時朝廷所不收的,所以能夠流傳到現(xiàn)在。

  本朝立國之初,江南處士徐熙、后蜀翰林待詔黃筌,都以善畫著名,尤其擅長畫花竹。后蜀平定后,黃筌及諸子居寶、居寀、居實,以及弟惟亮,都入宋而隸籍于翰林圖畫院,擅畫名于一時。此后江南平定,徐熙被征至京師,也送到圖畫院供職。品評他們的繪畫風(fēng)格,黃氏父子兄弟畫花,妙在著色,用筆極為鮮艷細致,幾乎看不到墨跡,只以淡淡的色彩染成,他們自稱為“寫生”;徐熙畫花,則是用墨筆畫的,特別潦草,然后在水墨上略施彩色,神氣便迥然而出,別有一番生動的韻味。黃筌妒忌徐熙超過自己,就說徐熙的畫粗糙拙劣不入流,徐熙遂被罷去圖畫院待詔的職事。徐熙之子于是仿效諸黃的風(fēng)格,更不用墨筆,而直接用彩色來畫,稱所畫為“沒骨圖”,且精工與諸黃不相上下,黃筌等也不再能指摘其瑕疵,因而得以列入圖畫院入品的作品中。然而所謂“沒骨圖”的氣韻,已遠不及徐熙的作品。

  我的侄子沈遼喜歡學(xué)書法,曾經(jīng)議論說:“書法的神韻雖然要有悟性才能體會到,然而規(guī)矩法度是一定要靠講論學(xué)習(xí)的。常見世人寫字的毛病,在于合體字各部分的拆合安排沒有章法。凡是一字有用兩個字或三四個字合成的,應(yīng)該使字字可拆開;如果筆畫的多寡相近的,要使它們大小勻稱。所謂筆畫的多寡相近,如‘殺’字,是四個字合為一字的,應(yīng)當(dāng)使‘乂’、‘木’、‘幾’、‘又’四者的大小都均勻;又如‘尗’字,是兩個字合為一字的,應(yīng)當(dāng)使‘上’與‘小’二者的大小長短都均勻。如果筆畫的多寡相差較多,則不可牽強地使之均勻,筆畫少的在左就在上面取齊,筆畫少的在右就在下面取齊。如從‘口’從‘金’,這是筆畫多寡不同的,二者合成‘唫’字即在上面取齊,合成‘釦’字則在下面取齊;又如從‘尗’從‘又’,及從‘口’從‘胃’,都是三個字合成一字的,兩邊筆畫的多寡不同,則‘叔’字應(yīng)當(dāng)在下面取齊,‘喟’字應(yīng)當(dāng)在上面取齊。諸如此類,都不可不知道。”又說:“運筆的時候,要常使每一筆的書寫法度在落筆之前已在心中形成,這是古人練習(xí)書法的良好方法。”

  王羲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,舊時相傳只有《樂毅論》是王羲之親筆書寫上石的,其他都是以紙本或絹本流傳的。唐太宗搜集王羲之父子的墨跡,只有《樂毅論》的石刻尚在,后來太宗去世時被隨葬于昭陵。朱氏后梁時,耀州節(jié)度使溫韜盜發(fā)昭陵,得到《樂毅論》石刻,才使之復(fù)傳于世間。也有人說此石刻在隨葬時,被太宗公主用偽造的石刻調(diào)換了,真石刻原不曾入墓穴。此石刻到本朝入于高紳學(xué)士家。皇祐年間,高紳之子高安世為錢塘主簿,《樂毅論》石刻在其家,我曾見到過。此時石刻已破損殘缺,其文最末只剩一個“海”字的那一塊就是。此后十余年,高安世家在蘇州,石刻已破裂為好幾片,用鐵箍箍在一起。后來安世死去,石刻也不知所在。或說石刻流落到了蘇州的一個富豪家里,然而也沒有人再見到過。現(xiàn)在流傳的《樂毅論》都是石刻本的摹本,筆畫已沒有先前石刻本的清勁之風(fēng)。羲之的小楷字作品,大概到此就絕跡了。至于《遺教經(jīng)》之類,則都不能和這幅作品相比。

  江南中主在位時,有北苑使董源擅長繪畫,尤其精工于秋天霧靄遠景的畫作,多描寫江南的真山真水,而不用奇特峻峭的筆法。后來建業(yè)僧人巨然繼承董源的畫法,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。大體董源及巨然的水墨畫作都應(yīng)該遠觀,他們的用筆甚為潦草,靠近觀看幾乎不似物類形象,遠看則景物粲然呈現(xiàn),寄托幽遠的情思,使人如目睹勝境奇觀。如董源所畫的《落照圖》,近看不見有什么功夫,遠觀則村村落落邈然深邃悠遠,全是一派日落遠山時的晚景,遠方的峰頂宛然有落日返照的霞光,這正是他的畫作的奇妙之處。

《書畫》相關(guān)閱讀
你可能喜歡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推薦

書畫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(xué)經(jīng)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(guān)于本站免責(zé)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interurbi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(xué)夢 版權(quán)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榆树市| 光泽县| 贵德县| 砀山县| 淮滨县| 嵩明县| 惠东县| 锡林郭勒盟| 额尔古纳市| 丰宁| 樟树市| 元氏县| 红安县| 连山| 公主岭市| 景宁| 克什克腾旗| 通江县| 竹北市| 吉林省| 广汉市| 西昌市| 长武县| 高台县| 大港区| 长治县| 扬州市| 仙桃市| 广丰县| 东宁县| 托克托县| 金山区| 凤城市| 鄂温| 四会市| 磐石市| 军事| 得荣县| 陈巴尔虎旗| 碌曲县| 朝阳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