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所有的已經有人看過的書中,有哪本書,里面沒有一個重復的字的?是不是會覺得這個問題很無聊,甚至會覺得是無稽之談,怎么可能會有一本書沒有一個重復的字呢?不過還真有這么一本書。名字就叫做《千字文》。
當然,顧名思義,一本書里一共是一千個字,幾乎沒有重復。相傳,梁武帝一生戎馬倥傯,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時期多讀些書。由于當時尚沒有一本適合的啟蒙讀物,起初,他令一位名叫殷鐵石的文學侍從,從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跡中拓下一千個不同的字,每紙一字,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學,但雜亂難記。梁武帝尋思,若是將這一千字編撰成一篇文章,豈不妙哉。于是,他召來自己最信賴的文學侍從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,講了自己的想法,說:卿家才思敏捷,為朕將這一千字編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啟蒙讀物。周興嗣接受任務回到家后,他苦思冥想了一整夜,方文思如泉涌,他樂不可支,邊吟邊書,終將這一千字聯串成一篇內涵豐富的四言韻書。梁武帝讀后,拍案叫絕。即令送去刻印,刊之于世。這就是流傳至今已1400多年的《千字文》。周興嗣因出色地編撰了《千字文》深得梁武帝的贊賞,將他提拔為佐撰國史。不過,據說周興嗣因一夜成書,用腦過度,次日,已鬢發皆白。
《千字文》引起了后人極大的興趣,因為是從王羲之的書法中臨下來的,所以就成了書法家的至寶,因為它通俗易懂,而且十分押韻,所以很多人都把背《千字文》當作一種流行方式。就像是現在的人追明星一樣,如果背不下來的話,就會被別人看著落伍了。特別是那些剛剛把頭發梳起來的小娃娃們,個個都會搖頭晃腦地背幾句:"天地玄黃,宇宙洪荒,日月盈昃,辰宿列張,寒來暑往,秋收冬藏......"押字押韻,真的是太不容易了。所以這本書一直都被認為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本啟蒙書。
在《千字文》的流傳過程中,隋唐之際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沒。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孫,他用30 年的時間,摹寫了800 本真草《千字文》分贈浙東各寺廟。智永的這一舉動,既保存了王羲之的書法藝術,又使《千字文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。智永之后,歷代書法大師寫《千字文》者比比皆是,著名的有懷素、宋徽宗、趙孟頫、文征明等。他們的作品流傳很廣,書體與風格各異,可謂千字千姿,影響也很大,無疑大大促進了《千字文》在民間的傳播,大大提高了《千字文》的知名度,而且也為世人留下了這些偉大的藝術瑰寶。
千萬別認為這本書只是簡單的把字拼湊起來的,這里面可是很多內容的。《千字文》第一部分從天地開辟講起,從有了天有了地,再繼續說日月、星星、霜霧、天氣的變化等等等,有了天氣的變化,當然就有了金銀珍寶這些等等東西,有了東西,當然就少了不了人嗎?當然也就說起了人類的早期歷史:"愛育黎首,臣伏戎羌。遐邇一體,率賓歸王。鳴鳳在竹,白駒食場。化被草木,賴及萬方"。
接下來,就是《千字文》的第二部份,有了人,當然就要講人的道德修養的問題,再接下來,就是統治有關的各方面問題,當然少不了對國家盛況的描述了,像什么"宮殿盤郁,樓觀飛驚"......"既集墳典,亦聚群英"。
除了這些浮華的東西之外,最后就講到了對美好田園生活的贊美,要吃還是百姓飯,要穿還是家常衣了,到了這里,也就走到了這本書的盡頭了。這可是一本很好背誦的書,所以有時間,不妨拿過來記一下。
關鍵詞: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