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ǜ lǚ tiáo yáng
|
律呂調陽
|
關鍵詞:千字文
閏的問題解決了,歷法和四季在理論上總算能對上了,但是歷與四季氣候、與實際的物候,也就是二十四個節氣,是不是能夠配在一起呢?這就要用律呂來校正、調整了。什麼叫律呂呢?律呂是用來協調陰陽、校定音律的一種設備,現代音樂上叫定音管。
中國古代在音樂上有五音,宮商角徵羽,這是五個全音,再加上兩個半音,一個是4,一個是7,一共七個音。這七音是一個八度的自然音階,沒有音高,也就是沒有定調。怎麼辦?就要用律呂來給它定調,律呂就是定調用的律管和呂管。
黃帝時代的伶倫,用十二根竹管,其中最長的九寸,最短的四寸六分,因為九是陽的極數。然后按長短次序將竹管排列好,上面的管口一邊齊,下邊長短不一,像切大蔥一樣,留斜茬,然后插到土里面。竹管是空的,里面灌滿用葦子膜燒成的灰。這種飛灰最輕,叫暇莩。把這些管埋在西北的陰山,拿布幔子遮蔽起來,外面筑室,絕對吹不到一點風,用它來候地氣,因為地下的陰陽二氣隨時都在變化。
到了冬至的時候,一陽生。陽氣一生,第一根九寸長、叫黃鐘的管子里面的灰,自己就飛出來了,同時發出一種“嗡”的聲音。這種聲音就叫黃鐘,這個時間就是子,節氣就是冬至。用這種聲音來定調相當于現代音樂的C調;同時可以定時間,來調物候的變化,所以叫做“律呂調陽”。
十二根管分成六陰、六陽兩組。六根單數的屬陽,叫六律;六根偶數的屬陰,叫六呂。六律第一個是黃鐘,六呂的第一個叫大呂, 所以音樂里有黃鐘、大呂之說。
如果再往下說,律呂之數用三分損益法,就是“先三分減一,后三分加一”。比如:黃鐘的管長九寸,其數為九。先進三,就是九的三倍(三次方)得數為729,再減一倍,得數是364.5(729÷2 =364.5)。這就是陰歷年加閏以后的天數,用律歷對應節氣勘定出來的調整數,與太陽歷的365只差半天。對務農來講,半天的誤差馬馬虎虎地可以接受。再深入下去討論就要看《漢書"律歷制》,就不是我們在這里三言五語能說明白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