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圭,鞠躬如也,如不勝。上如揖,下如授。勃如戰色,足蹜蹜,如有循。享禮,有容色。私覿,愉愉如也。
關鍵詞:論語,鄉黨第十
(孔子出使別的諸侯國,)拿著圭,恭敬謹慎,像是舉不起來的樣子。向上舉時好像在作揖,放在下面時好像是給人遞東西。臉色莊重得像戰栗的樣子,步子很小,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。在舉行贈送禮物的儀式時,顯得和顏悅色。和國君舉行私下會見的時候,更輕松愉快了。
這一章是記錄孔老夫子出使外國時候的禮容,去外國,代表國君出使。『執圭』,圭是一種玉,很名貴的玉。國君一般派使臣到外國出訪,這是正式的出訪,往往會授予使臣圭玉,這種玉是做為信物,這個玉在就代表國君在。出訪到那個國家,那個國家國君看到這種玉,他也知道你是真的代表國君來的,這是一種信物。孔子出使外國的時候,在去行聘問禮的時候,聘問禮是到了外國,把這個玉呈上給對方的國君請他看。這個時候,你看看他表現得也是非常的謹慎,『鞠躬如也』。鞠躬就是很謹慎的樣子,像要鞠躬的樣子,《弟子規》上講「揖深圓,拜恭敬」,人即使沒有鞠躬,但是已經表現出要鞠躬那時候的心態,那種謹慎恭敬的樣子。『如不勝』,這是說孔子捧著這塊玉,要呈上給對方的國君,非常的謹慎恭敬,好像捧不起這塊玉的樣子。玉是很輕,雙手捧著都好像捧不起來,這個「不勝」就是好像你都力量支持不住那個樣子。下面說到,『上如揖,下如授』,這個「上如揖」,是升堂去面見對方君主,把這個玉交給對方,叫授玉,授給他看。如揖就是恭敬像作揖那樣子。
根據蕅益大師的解釋,「上如揖,下如授」,是「上階如揖,身微俯也」,就是他先要上堂見君主,上臺階,跟剛才上臺階一樣,像鞠躬作揖那個樣子,身體微微前俯,也是這樣把自己的長袍邊緣提起來,屏氣穩重的走上臺階。下如授,「下階如授,身稍直也」,這是蕅益大師的解釋,就是下臺階的時候,已經禮成,把公事辦完了,下臺階「如授」,身體就可以稍直一點,授是給人東西,身體可以直一點了,不用向前微俯。這是形容他的儀容。這是蕅益大師的解釋。
雪公卻是引劉寶楠先生,清朝的大儒,劉寶楠又是引鄭康成的批注說到,「下如授」是講到下堂的時候,就好像在授玉的時候,就跟你上堂授玉的時候那樣不敢忘禮,那個謹慎的心態就好像剛才上堂把這個玉呈給君主,就是授玉那個時候的心態是一樣。『勃如戰色』,這個「勃如戰色」,根據日本竹添光鴻他的解釋,竹添光鴻他是在日本幕府時期,也就是我們中國的清朝末年時期,他是一位著名的漢學家,他有注過《論語》,有注過《左氏春秋》,還有注過《毛詩》,三個批注。竹添光鴻他在《論語會箋》里面,就是他批注《論語》的那部書里面說,他以為「戰陣之色,表示敬慎」,就好像打仗一樣,打仗當然是非常的敬慎恐懼,唯恐自己有馬虎,有犯錯誤、犯過失,當時是非常關鍵的時刻,所以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馬虎,這是戰色。有的先儒說,戰色是恐懼、戰栗的那個戰,孔子應該是勇者無懼,他不會有恐懼,所以戰色應該是表敬慎更為好,這是雪公的見解。
下面又說到,『足蹜蹜如有循』,這個足是腳,腳步,蹜蹜就是走路的時候很小的步履,左腳和右腳就好像相互相接起來,就是小步急行,腳跟著地,不提起來,然后就這樣子一步一步往前走,小步走,這是「蹜蹜如有循」,如有循就是像循著一條直線走,那樣非常的莊謹。下面說『享禮』,享字就是獻的意思,就是獻禮,這是代表本國的國君向對方國君獻禮。行完獻禮之后,『有容色』,容色非常的莊嚴,這叫有容色。這個容,根據古注講,有「身容、手容、足容」,就是全身,不僅是容貌,全身都是顯得那樣莊嚴,因為這是代表國君,代表自己的國家。
下面又說到『私覿』,這是已經完成了使命,出使的任務完成了,向對方也獻了禮,該談的事也談完了,回到自己居住的寓所,往往現在都有使館,回到自己的寓所。「私覿」,覿就是見的意思,私覿就是私下里跟人家約見,『愉愉如也』。按照正式的禮儀,臣子出去外國是不能跟人私交的,當然這個私覿肯定不是跟外國私交,一定是什么?是受國君允許的,這是在允許的范圍之內,跟人家相見,「愉愉如也」,就是非常輕松、非常愉快,因為這不是代表國君了,不是代表正式,是私下的,譬如說朋友見見面,在國家允許的范圍之內,他的禮儀、儀容就非常的輕松。這是講到孔子在外國出使,他的禮儀。
我們繼續看下面一章,這下面一章是講孔老夫子怎么穿著,圣人真的是什么都很講究威儀,穿衣吃飯,樣樣都符合禮,都有規矩,不會亂。我們這些人沒有學過禮的,那是什么?吃也不知該怎么吃,穿也不懂怎么穿,進退應對那就更不符合禮儀了,所以一定要學習。
【評析】
以上這五章,集中記載了孔子在朝、在鄉的言談舉止、音容笑貌,給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。孔子在不同的場合,對待不同的人,往往容貌、神態、言行都不同。他在家鄉時,給人的印象是謙遜、和善的老實人;他在朝廷上,則態度恭敬而有威儀,不卑不亢,敢于講話,他在國君面前,溫和恭順,局促不安,莊重嚴肅又誠惶誠恐。所有這些,為人們深入研究孔子,提供了具體的資料。
圭:一種上圓下方的玉器,舉行典禮時,不同身份的人拿著不同的圭。出使鄰國,大夫拿著圭作為代表君主的憑信。
戰色:戰戰兢兢的樣子。
蹜蹜:小步走路的樣子。
如有循:循,沿著。好像沿著一條直線往前走一樣。
享禮:享,獻上。指向對方貢獻禮物的儀式。使者受到接見后,接著舉行獻禮儀式。
覿:音dí,會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