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久久草.com_国产91在线高潮白浆在线观看_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亚洲_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☆_亚洲春色Aⅴ无码专区在线播放

傳播國學經典

養育華夏兒女

子曰: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”

作者:佚名 全集:論語名句 來源:網絡 [挑錯/完善]

  子曰: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”

關鍵詞:論語,季氏第十六

解釋翻譯
[挑錯/完善]

  孔子說:“看到善良的行為,就擔心達不到,看到不善良的行動,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。我見到過這樣的人,也聽到過這樣的話。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志向,依照義而貫徹自己的主張。我聽到過這種話,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。”

  這一句是孔老夫子的一種感嘆,當然也是勸勉我們。『見善如不及』,這意思是說什么?見到善人就覺得好像不如他,「不及」就是及不上他,所以想要向他學習,像他那樣的善,就是見賢思齊。『見不善如探湯』,見到不善的人或者不善的事,就好像用手去探熱湯,湯是開水、熱水,當然你怕燙著,所以趕快把它收回來,不要去接觸,這是保護自己,免受不善的污染。孔子說「無友不如己者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跟自己比不上的都不跟他交朋友,就是意思說不跟他學,不是說排斥他,把他趕走,不是這意思,不要跟他學,敬而遠之。孔子在這說,『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』,我見過有這種作風的人,也聽過這個人講過這種話。

  底下孔老夫子又講了另外更高的一個境界,『隱居以求其志』,這是「隱居」。隱居是什么?避開亂世,在一個安靜的地方讀書修養。但是他隱居不是厭世,他還是在「求其志」,他還是有志向,還是有熱心腸的,只是現在還沒有機會來施展他的抱負。所以他隱居起來來充實自己,提升自己,希望將來有機會施展他的志向,這叫隱居求其志。所以這不是小乘,不是避世,是大乘人。

  『行義以達其道』,他做什么事?他自己充實自己,等到將來有機會出來做事,他就出來做事,就是可以給他施展抱負了。那么所做的事都合乎正義、道義,叫「行義」。譬如說他當官,施行仁政;他做生意,他做一個仁厚的商人;反正他做什么事都做一個好的表率。「以達其道」,能夠實現他所守持的道,這個道是圣賢之道。因此不管是有機會出來,還是隱居,他都是志于道,志在圣賢。至于出不出來就看緣分,看看有沒有這種條件。通常來講如果天下太平,領導者很英明、很仁慈,這些人都會出來。如果是亂世,這些人就暫時避開,隱居以求其志,等待將來的機會,等待明君出現,他不會戀慕世間的富貴。在亂世當中富貴,孔子認為這是可恥的。如果在治世,天下太平,國君英明的時候,那你要是沒有富貴,沒有施展抱負的這種能力,這也是可恥的,那是你實在沒有能力。所以這是看機緣。

  孔子說這種人,『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』,我只聽人說過這樣的話,但是沒見過照這個話實行的人。當然這兩種人兩個境界,前面一種「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」,這種人比較容易做到,所以孔子說我見過這種人,也聽過這種話。那后一種人就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到的,這種人是隱君子、是圣賢人。這種人往往見地很高,有這么高的見地,才有這么高的行持。孔子說,聞其語未見其人。實際上孔老夫子本人也是這樣的,孔子、老子都是這樣的人,釋迦牟尼佛更是這樣的人。孔子這么說,當然是勉勵我們要向后一種人來學習,難行能行,難為能為。當然要做后一種人,首先得做前一種人,前面一種人是基礎,前面的人都做不到,后面的境界根本不可能,只是個理想。所以下手處就是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這是什么?斷惡修善,見賢思齊,下這個功夫,然后自然就能提升。行善行得久了,心地純善了,你就能開悟。開悟之后智慧開發出來,你自然就有那個見地,你就能夠判斷什么時候該出來,什么時候不該出來,進退有度,恰到好處。

  那像佛菩薩都是這樣。佛菩薩誓愿度眾生,有緣的時候佛菩薩就出來,在這個人間示現。沒有緣分的時候佛菩薩就隱居,你也找不到他,他躲在一真法界里面,躲在極樂世界里頭,你根本見不到。他是什么?他是另外一個維次空間的,你這三維空間、四維空間,你見不著他,他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等到你真想得度了,你覺得太苦了,我要覺悟,有這個念頭,這就是感,佛菩薩就有應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這個求的念頭,你只是感覺到苦,冥感,佛菩薩也會應。感應有四種,有明,明顯的,有冥,不明顯的。有顯感顯應,或者顯感冥應,或者冥感顯應,或者冥感冥應。總之眾生應以什么身得度,佛菩薩就現什么身而為說法。

  你到極樂世界你就有這個能力。所以我們現在趕緊念佛,一切放下,這也叫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達什么道?達到西方極樂世界去。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念佛人好像是厭世的人,對社會沒有貢獻。他不懂,這境界太高了。孔子在這說「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矣」。當然那時候還沒人念佛,孔老夫子在現在他就會說,「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」。學了佛之后真正能把儒做到。所以念佛人不是小乘,念佛人要發大菩提心,要度盡一切眾生,要有這個志向。為了這個志向去西方極樂世界,乘愿再來,廣度眾生,滿自己的志愿。那么現在沒有這個機會去度眾生,或者自己沒有能力,那么隱居以求其志,這個意思。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子曰:“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吾見其人矣,吾聞其語矣。隱居以求其志,行義以達其道。吾聞其語矣,未見其人也。”原文解釋翻譯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interurbi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兰坪| 巩义市| 无为县| 靖边县| 文化| 晋宁县| 巴彦县| 昌平区| 郎溪县| 竹山县| 台南县| 焦作市| 黎川县| 突泉县| 绥江县| 克东县| 六盘水市| 武穴市| 石嘴山市| 博罗县| 花莲县| 额尔古纳市| 昭觉县| 白朗县| 彰武县| 农安县| 双峰县| 湖南省| 灌南县| 明水县| 锦州市| 霸州市| 石棉县| 莱西市| 凤庆县| 抚远县| 鄄城县| 郴州市| 洛川县| 泰安市| 黎城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