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增廣賢文》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,集結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、諺語,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,遂成現在版本,稱《增廣昔時賢文》,通稱《增廣賢文》。
1、知足常足,終身不辱。
月圓缺,水滿溢,事情到了極致一定會遭受禍患,只有懂得知足,才是富足。
2、相逢好似初相識,到老終無怨恨心。
如果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都像初次見面,那么到老也不會產生怨恨之心。
人都是這樣,一旦熟稔就容易失去分寸,一旦失去分寸,關系自然惡化。
3、久住令人賤,頻來親也疏。
在別人家里住久了會讓人討厭,親戚之間往來頻繁也會變得疏遠。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一定要親而有間,再好的關系也要保持一點距離。
4、入門休問枯榮事,一看容顏便得知。
進門不用問興衰榮辱,看一眼主人的容貌就知道了。
人的一切際遇都刻在臉上,好的壞的,其實都可以看出來的。無論裝束容貌,其實都無法隱藏,只是看你“察言觀色”的本事罷了。
5、易漲易退山溪水,易反易覆小人心。
山間的溪水一會兒漲一會兒落,小人之心也是反復無常。
6、會說說都市,不會說說屋里。
如果懂,就說都市里的事情,如果不懂就說家里雞毛蒜皮的小事,切莫不懂裝懂,亂說一通,遇到內行,徒增笑柄。
7、若登高必自卑,若涉遠必自邇。
登上高山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渺小,走很遠的路才知道自己的淺薄。
人都是這樣,只有經歷多了,見識廣了,才開始變得謙遜。
8、是非只為多開口,煩惱皆因強出頭。
所有的是非都是因為說話太多造成的,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爭強好勝帶來的。
9、人不勸不善,鐘不打不鳴。
人心本善,但是總有各種各樣的誘惑讓人偏離善的本心,因此要師長朋友加以勸勉。
就像山中的鐘,隨時敲打才能發出響聲。
10、為人莫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。
舉頭三尺有神明,人生在世,但求一個問心無愧。
11、留得五湖明月在,不愁無處下金鉤。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遇到困境難以自拔,該放手就放手。
只要人還在,一切都有可能。
12、來說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
如果一個人熱衷于議論是非,說明他本身就有問題。
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處境,冷暖自知。一個旁觀者如果橫加議論,說明他說話隨便,亂下判斷,這樣的人走到哪里,哪里就是是非的漩渦,還是敬而遠之的好。
13、良言一句暖三冬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
在別人困窘的時候,一句安慰的話就能給人莫大的勇氣;一句不合適的話,就能讓人墜入寒冷的冰窟之中。
口舌無刃,卻絲毫不遜于利劍。不要隨便指摘,能與人方便處,多些鼓勵就好。
14、他人觀花,不涉你目。他人碌碌,不涉你足。
別人看花,沒有妨礙你的眼;別人忙碌也沒影響你走路。
人生在世,各有各的修行,管好自己就夠了。
15、貧居鬧市無人問,富在深山有遠親。
貧窮時,居住在鬧市也沒有人過問;富貴時,住在深山里也有遠房親戚找上門來。
世態炎涼,人情永遠抵不過錢情。
16、磨刀恨不利,刀利傷人指。求財恨不多,財多害人子。
磨刀時怕不鋒利,但是太鋒利了又容易傷人手指;追求財富時怕財富不多,財富太多之后又被財所累。
過猶不及,凡事都要有度,再好的事情到了頭也就成了壞事。
17、有意栽花花不發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
刻意為之的事情有時候反而容易失敗,有時候一切順其自然,不用人力強行干涉,反而是最好的辦法。
18、黑發不知勤學早,看看又是白頭翁。
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,及時當勉勵,歲月不待人。
19、是非終日有,不聽自然無。
“不是幡動,是爾心動”。這世界的是是非非很多,只要你自己不聽,也就沒有了。
20、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日之計在于晨。
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安排好,一天的事情要在早上做好規劃。凡事要早做打算,一開始就要抓緊。
關鍵詞:增廣賢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