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久久草.com_国产91在线高潮白浆在线观看_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亚洲_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☆_亚洲春色Aⅴ无码专区在线播放

傳播國學經典

養育華夏兒女

《禮記》中的傳世金句,中華禮儀盡在于此

作者:佚名 國學知識 來源:網絡

中國文化的特質就是“禮”。它的作用體現在提升個人道德修養和培養民族精神兩方面。《禮記》為古代士者必讀之書,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,作為一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匯編,《禮記》的內容包羅萬象,文字生動流暢,字里行間無不體現中華禮儀之美!

01.“禮尚往來,往而不來,非禮也;來而不往,亦非禮也。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曲禮上》

解讀:禮節貴乎有采有往。只有往而無來或其有來而無往,都是不臺乎禮數的。在國家與國家,團體與團體,人與人,朋友與朋友的交往中,禮節上很重視有來有往,互相都應采取同樣的態度和禮儀規格,習慣上稱之為“禮尚往來”。

02.“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”

解讀:君子在別人面前舉止應慎重,容顛要端莊,不要說錯話和說不該說的話。幾句可用以勸人要謹言慎行,對人不要說不該說的活,也不要做不該做的事,免得授人以柄,招致非議。

03.博聞強識而讓,敦善行而不怠,謂之君子。

——《 禮記·曲禮上》

04.“君子之愛人也以德,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檀弓上》

解讀:君子愛人依照德的標準,小人愛人則對人姑息縱容。

05.“在上位,不凌下;在下位,不援上。正己而不求于人,則無怨。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中庸

解讀:君子身處上位,不作威作福,欺凌處于下位的人。處在下位,不巴結奉迎處在上位的人。端正自己的作為而不去苛求別人,那么就不會產生怨恨。

06.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。 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禮運

解讀:“大道”系指上古時代所遵循之道,“天下為公”系指天下是大家的,不是那個人、那個黨、那個派所獨有的。

07.“賢者狎而敬之,畏而愛之。愛而知其惡,憎而知其善。”

08.“博學而不窮,篤行而不倦。”

解讀:學習是無止境的,知識的積累是無止境的;要時刻注意謹慎言行,不能懈怠!

09.“仁者以財發身,不仁者以身發財。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大學

解讀:有仁德的人用財富來發展、成就自身,沒有仁德的人則利用自己的身心去聚斂財富。

10.“知不足,然后能自反也;知困,然后能自強也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學記》

解讀:只有認識到了自己的學問不夠,然后才能自我反省;只有認識到了自己對某些知識困惑不解,然后才能奮發自強。

11.“禮之于人,猶酒之有蘗也:君子以厚,小人以薄。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曲禮》

解讀:禮儀對于人來說,就象釀酒用的酒曲,君子看重禮儀,小人輕視禮儀。蘗(niè):酒曲,類似釀酒用的米。

12.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;言前定,則不跲;事前定,則不困;行前定,則不疚;道前定,則不窮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解讀:任何事情,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,沒有準備就要失敗;說話先有準備,就不會詞窮理屈站不住腳;做事先有準備,就不會遇到困難挫折;行事前計劃先有定奪,就不會發生錯誤后悔的事;做人的道理能夠事先決定妥當,就不會行不通了。

13.“居其位,無其言,君子恥之;有其言,無其行,君子恥之。”

——西漢·戴圣《禮記·雜記下》

解讀:處于一定的職位,而沒有在那個職位上所應該提供的意見,君子為其感到羞恥;有那樣的言論,卻沒有那樣的行為,君子為其感到羞恥。這幾句多用于說明處于一定的職位就應該有符合那個職位的言行。也可用于譏諷居于一定的職位而不稱職的人。

14.飲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;死亡貧苦,人之大惡存焉。

——《禮記·禮運》

解讀:食欲和性欲,是人最基本的欲望;死亡和貧苦,是人最厭惡的事情。(一個有高尚道德的人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,為了保持清白的節操,可以不顧“飲食男女”,不避“死亡貧苦”,做到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這正是我們應該繼承的傳統美德。)

15.敖不可長,欲不可從,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

解讀:驕傲不可滋長,欲望不可放縱,志向不可自滿,高興不可過火。

16.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,辟如登高必自卑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解讀:求取君子之道的辦法,好比走遠路那樣,必須從近處開始;好比登高山那樣,必須從低處開始。

17.“自誠明,謂之性;自明誠,謂之教。誠則明矣,明則誠矣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解讀:(真誠是天理賦予的)所以由內心真誠而達到明曉事理,這叫做先天的本性;由明曉事理而達到內心真誠,這叫做后天的教化。做到內心真誠,一定會使人明曉事理;明曉事理,也一定會使人內心真誠。

18.“誠則形,形則著,著則明,明則動,動則變,變則化,唯天下至誠為能化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解讀:誠心用形象表現出來,形象表現出來便很顯著,顯著的表現便很明晰,明晰的表現便見諸行動,見諸行動后不斷地變,變了以后便能達到高的境界(出神入化)。只有天下最大的誠心能達到這種出神入化的高境界。

19.“君子之道,淡而不厭,簡而文,溫而理,知遠之近,知風之自,知微之顯,可與入德矣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中庸》

解讀:一個君子的主張和作為,看來平淡但不令人厭煩,雖然簡約但卻文雅,溫和中顯出道理來。能知道由遠及近的道理,風向來自何處,從一點小事上能看到大事。這就可以說進入道德之門了。

20.“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誠,意誠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,國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
—— 《禮記·大學》

解讀: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后,才能獲得知識;獲得知識后,意志才能真誠;意志真誠后,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,才能修善品性;品性修善后,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,才能治理好國家;治理好國家以后,才能使天下太平。

21.“惡言不出于口,忿言不反于身。 ”

——《禮記·祭義》

解讀:惡意的語言不從口中說出來,別人對你忿恨的話就不會返回到你身上了。

22.“德者,本也;財者,末也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23.“富潤屋,德潤身,心廣體胖,故君子必誠其意。”

——《禮記·大學》

24.“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 ”

——《禮記·學記》

解讀: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朋友一起切磋,就會學識短淺,見聞不廣。

后記: 君子以仁存心,以禮存心;仁者愛人,有禮者敬人。現代社會,人際交往,貴在有禮。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,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。向古人學習,學的是舉止言行上的禮儀之美,更是待人處事上的為人之智!

關鍵詞:禮記,國學經典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《禮記》中的傳世金句,中華禮儀盡在于此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interurbi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广安市| 兴业县| 嘉定区| 乌海市| 靖西县| 安化县| 绥江县| 建德市| 建平县| 湾仔区| 那坡县| 通辽市| 礼泉县| 南康市| 湟中县| 枞阳县| 永德县| 徐水县| 鲁山县| 彰化县| 阳东县| 青铜峡市| 城固县| 屯留县| 缙云县| 自治县| 汾西县| 秭归县| 昌都县| 昌平区| 乐亭县| 二手房| 司法| 娄烦县| 辽中县| 塔河县| 台南市| 凭祥市| 霍邱县| 阿克苏市| 保靖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