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于詩人而言,酒確實是好東西。可以激發靈感,創作起來如噴泉,一發不可收拾。詩人愛酒,也是有原因的,有的是郁郁不得志,借酒澆愁。有的是漂泊天地間,酒寄鄉思。有的是志趣相投同道中人,那便是酒逢知己千杯少。
豪氣干云的李白自稱“酒中仙”,一醉斗酒詩百篇。其中驚人句更是數不勝數,如最有名的祝酒詞《將進酒》:人生得意須盡歡,莫使金樽空對月。將進酒,杯莫停。
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,嗜酒如命,醉酒之后,一氣呵成,寫就《飲酒》二十首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: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。
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,也是一個貪酒之人。不僅有酒量更有氣量:誰說女子不如男。一副巾幗不讓須眉的架勢。“東籬把酒黃昏后”“昨夜雨疏風驟,濃睡不消殘酒。試問卷簾人,卻道海棠依舊。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”(熱播劇《知否知否》便由此出)。“三杯兩盞淡酒,怎敵他,晚來風急”“常記溪亭日暮,沉醉不知歸路”,一個寡婦,天天飲酒,酒一入腸,便是愁更愁,愁緒濃,酒精催,各種發酵,好詩自然迭出。
眾人皆知,杜甫是李白的迷弟,他詩仙能喝,我詩圣也不能遜色。據說,有一日,大半夜的來了個叫衛八的朋友,杜甫窮得要死沒啥好招待的,冒著大雨,跑出去割剪韭菜。他想啊,有菜沒酒那不行。至于喝了多少,君且看:一舉累十觴,十觴亦不醉。窮歸窮,還喝得喝,哪怕沒有,“樽酒家貧只舊醅”,創造環境也要喝嘛。人活一世,必須瀟灑。
還有很多很多,白居易的“能飲一杯無”,蘇東坡的“把酒問青天”,陸游的“莫笑農家臘酒渾”,黃山谷的“桃李春風一杯酒”,歐陽修的“醉翁之意,不在酒”,劉克莊的“酒腸詩膽新來窄”,辛棄疾的“別浦魚肥堪膾,前村酒美重斟”,范成大的“酒紅不解東風凍”。哪一句不是驚人句,哪一句又少得了酒。
關鍵詞:詩人,國學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