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人生》扉頁上,寫著這樣一段話:
“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,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,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。
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、沒有岔道的。你每走錯一步,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,也可以影響一生。”
人這一生,就是一個通關的過程,關關難過關關過,步步難行步步行!
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;每跨過一到坎,才明白什么該放棄,什么該執著,什么樣的生活才是心之所向。
正所謂,披荊才能斬棘,乘風才能破浪。人生的七個坎,你過了幾個?
01
十八歲:長大成人,未來可期
青春須早為,豈能長少年。
十八歲,是人生的分叉囗。像一部悄悄長大的童話,彈指揮笑間,曾經稚嫩的少年已然成年。
十八歲,逐漸放棄依賴,離開父母的庇護,開始獨立闖蕩世界了。
十八歲,一切都才剛剛開始,一切都充滿了希望。
長大成人,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坎。
此后的人生不會是一帆風順,總有坎坷、有挫折、有磨難要自己去經歷。
但別忘了,人在低谷時,所有的路都是上坡路。
路不全是坦途,天氣也不盡是晴空,當你學會把所有的遭遇當成一個跳板,用它助力你才會看見更廣袤的天空。
十八歲,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的開始,亦是迎接未知挑戰的時候。
十八歲,前方有路,未來可期。
十八歲的你,有乘風破浪的勇氣,也有披荊斬棘、一往無前的魄力。
02
二十二歲,學會擔當,規劃人生
古人二十加冠,現在的二十二歲,也許剛剛踏入社會。
這個年紀對社會充滿新奇,對工作充滿抱負,準備懷抱夢想大干一場。
卻往往被現實潑一盆冷水,理想無法實現,郁郁不得志,內心充滿迷茫,不知何處何從,總會在瑣碎的工作中周而復始。
這是人生的第二道坎兒,需要你學會擔當,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,把眼光放長遠些,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
不要害怕失敗,每一次失敗,都要有“屢敗屢戰”的精神。
二十多歲正是你一生中最瘋狂、最歇斯底里的冒險時光,它潛藏了所有的可能性,閃著光,呼嘯而過。
大多數人都會集中火力在事業或學業上,但總有那么一些事情,或許與有用無關,卻能讓你為完成它而自豪,讓你在回看青蔥歲月時,莞爾一笑。
03
三十歲,成家立業,腳踏實地
邁入三十這一關,人生已然走過一小半。
三十歲,走過了曾經激情燃燒的歲月,不再是曾經那個懵懵懂懂、跌跌撞撞的自己。
三十而立。或許此時你已經小有所成,有了自己的事業,也如愿組建了一個家庭。
從此,你不但沒有了依靠,而更是成為了別人的依靠,身上沉甸甸的都是責任。
這個年齡段,要清楚地明白自己該做什么、能做什么、如何去做,然后,向著目標腳踏實地走下去。
“不積跬步,無以至千里;不積小流,無以成江海”。人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,沒有逐漸的積累,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。
當浪漫和激情被歲月磨滅,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回首和張望,而是牢牢把握當下的幸福。
你盡管走得踏實一點、更穩重一點,這才是成熟之人行走世間最好的姿態。
04
四十歲:寵辱不驚,取舍得當
有句詩說:“世上安得兩全法,不負如來不負卿。”
當你走到了四十歲,或許已經擁有過了十八歲時想要的愛情與面包,圈子變大了,人脈也變廣了,欲望與日俱增,想要的東西越來越多。
這個時候,就要做到取舍得當,寵辱不驚。
有這樣一個題目: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,情況危急只能搶救出一幅畫,你會選擇去哪一幅?
結果,在收到的上萬份答卷中,獲得金獎的回答是:我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。
四十歲,是人生最辛苦的時候,父母老去,孩子尚未成年,肩上的擔子沉重,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般,隨心所欲,逍遙任性。
你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一個,而是最可能實現的那一個。
高曉松說,到了四十歲的時候,對于不明白的事,你就不想去明白了。
是啊,人至中年,最簡單的幸福莫過于珍惜當下,知足常樂。
寵辱不驚,不為名利所縛;心平氣和,不為誘惑所迷,方能經得起考驗,守得住繁華。
05
五十歲:看淡得失,隨遇而安
人生如果以百年計算,五十歲已走過一半,往前看是后半生,回頭看是前半生。
一路上,飽含辛酸的汗水淚水,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。
最后終于明白,人生就是一場路過,名揚四海會怎樣,賺的盆豐缽滿又如何?
起起伏伏本就是人生常態,拿得起的人更應該學會放下。
一個富翁背著金銀財寶到處尋找快樂,可當他走過千山萬水仍未感到快樂。
于是,問一個背著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的農夫。
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,舒心地揩著汗水說:“快樂很簡單,放下就是快樂呀!”
生活本就不易,切勿帶著包袱前行。放下就是快樂。
放下,不是無所事事,不是心無掛礙,而是看淡得失,學會平衡。
人到五十,看淡得失,學著放下,以平常心榮辱不驚地生活。
06
六十歲:心態平和,活好余生
六十歲,那么你已步入老年期。
人年紀大了,身體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毛病。這個時候,保持平和的心態、積極樂觀的態度就尤為重要了。
星云大師曾說過:“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,人生就沒有絕望。心若累了,讓它休息,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。”
誠然,人活著,心態最重要,心態好,一切才會好。
六十歲了,子女成家,兒孫已大,試著寬慰自己的心,擺脫過往的責任,不再周到每一件大小事。
因為兒孫自有兒孫福,每一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,肩上都有相應的責任要扛。
擺正心態,過好屬于自己的每一天,才是最后的勝利。
07
七十歲:善待他人,心如止水
有詩言:“酒債尋常行處有,人生七十古來稀。”
到了七十歲,看遍了紅塵的沉浮和世事滄桑,心態更像是水,生與死早已輕盈。
金錢、名利,都是身外之物,生不帶來死不帶去,得意什么,又失意什么?
林則徐說過一句經典的話:“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么?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子孫不如我,留錢做什么?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。”
有道是“十年一個坎兒”,而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十年呢?
活到這個歲數的人,一生經歷無數風風雨雨,才明白人有所為,有所不為。
到了這個年紀,什么都看開、想開了。心不再浮躁不安,也不再感到受壓抑,從心所欲而不逾矩。
人生路漫漫,從十八歲走到七十歲,看似沒有盡頭,但只要你一個坎一個坎地過,一段路程一段路程地走,總能達到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。
不管你是二八年華,亦或是耄耋之年,走好每一步,便是最好的人生。
人生百味,七彩紛呈。
關鍵詞:國學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