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ww.久久草.com_国产91在线高潮白浆在线观看_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亚洲_色婷婷狠狠18禁久久yyy☆_亚洲春色Aⅴ无码专区在线播放

傳播國學經典

養育華夏兒女

猴哥帶你讀懂史記第二十二講:戰功卓著卻不懂政治的統帥韓信

作者:猴哥 國學知識 來源:網絡

  《猴哥帶你讀懂史記

  第三板塊、《史記》群星閃耀的華夏經典人格

  第二十二講、戰功卓著卻不懂政治的統帥韓信

  在前面幾講,我給你介紹了“漢初三杰”中的蕭何、張良,今天,我給你說說韓信。在《高祖本紀》中,劉邦親口承認韓信的能力,稱贊他“戰必勝,攻必取”,而且認為韓信在領兵作戰方面的功勞最大。

  然而,等到劉邦建立漢朝后,這個戰功彪炳的韓信,下場卻很慘。他先是遭誣陷謀反,從楚王變成了淮陰侯,接著又第二次被判定謀反,全家被殺。因此,后世很多人將韓信的死,歸結在“功高震主”這四個字上,認為他權勢過大,想要的地位太高,最后導致劉邦不得不出手殺他。

  不過,西漢143位封侯的開國功臣中,很多人都立下了顯赫的功績,封侯拜相的不在少數,但為什么只有韓信一個人遭到殺害?韓信的悲劇究竟是怎么造成的?

  想要弄清這個問題,我們還是要回到《淮陰侯列傳》,來看韓信的人格特點。

  用兵如神

  《史記》中記載了很多名將,其中最耀眼的一顆將星,當屬淮陰侯韓信。在《淮陰侯列傳》中,司馬遷更是不惜筆墨,濃墨重彩地描述了韓信在戰場上的功績。

  在韓信的幫助下,劉邦在短短幾年之內,一路從巴蜀之地反攻關中,連克魏、代、趙、齊四國,又懾服了燕國,占領了長城以南,取得了北部戰場的全面勝利,并最終親自指揮了殲滅項羽主力部隊的垓下之戰。也因此,韓信成了西漢戰功第一的開國功臣。

  不過,《史記》中韓信的成就過于出眾,在后世的讀書人中引起了不小的爭議。

  第一種是認可,代表人是明代學者茅坤。他根據司馬遷的記載,稱韓信是“兵家之仙”,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。但是,韓信的才華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才華呢?茅坤就未免語焉不詳了。事實上,這可以說是后世推崇韓信的人普遍存在的問題,那就是都認為韓信很厲害,但很少有人能說清楚,韓信為什么厲害。

  第二種自然就是不認可。

  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曾國藩。在曾國藩看來,司馬遷因為對韓信寄托了過多的個人感情,所以夸大了韓信的才華。甚至認為,司馬遷記錄的韓信事跡,有很多浮夸、編造的內容。

  比如,根據司馬遷的記載,韓信在濰水之戰中,是先截斷河流,誘敵深入,再決堤放水,將敵軍的先頭部隊和主力部隊分割開,進而發起反擊,贏得了會戰的勝利。對此,曾國藩認為,即便是在他的時代,在戰場上進行這樣一個復雜的水道工程,也是很復雜、很困難的。韓信在兩千年前不太可能做到。因此,曾國藩認為,司馬遷在這里必然是采信了很多不靠譜的傳說。

  但是我們要知道,韓信的事跡,距離司馬遷的時代非常近。而且韓信取得重要勝利的主戰場,一處就在司馬遷故鄉附近,另有幾處是司馬遷親自去現場調查過的。而且司馬遷又廣泛查閱了大量史料記錄,還對當年很多當事人的后代進行了采訪,走訪了主要戰場遺址。這些你在《淮陰侯列傳》最后“太史公曰”的部分,都能看到蛛絲馬跡。

  余視其母冢,良然。假令韓信學道謙讓,不伐己功,不矜其能,則庶幾哉。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所以,在我看來,司馬遷的記錄即便不完全是歷史事實,也不會偏差太遠。而曾國藩的這種質疑,其實恰恰抓住了韓信用兵如神的關鍵,那就是韓信取勝的關鍵,并非單純的戰術,而是善于運用工程技術,出奇制勝。

  就拿曾國藩質疑的濰水之戰來說吧。

  當時,韓信面對的是項羽麾下的第一戰將龍且。韓信的戰法是,利用某種水利工程技術,先截斷河流,制造一個干涸的河床地帶,然后誘敵深入,再突然放水,從而把敵軍一切為二,逐個擊破,以此取得最終的勝利。

  韓信乃夜令人為萬余囊,滿盛沙,壅水上流,引軍半渡,擊龍且,詳不勝,還走。龍且果喜曰:“固知信怯也。”遂追信渡水。信使人決壅囊,水大至。龍且軍大半不得渡,即急擊,殺龍且。龍且水東軍散走,齊王廣亡去。信遂追北至城陽,皆虜楚卒。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通過對工程的巧妙運用,再加上靈活機動的戰術,共同造就了韓信“戰必勝,攻必取”的傳奇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利用工程技術,連續突破巨大的地理障礙。他先是跨越秦嶺,奪取了關中,后來又兩次跨越黃河,一次翻越太行山,最后又深入山東丘陵。

  而劉邦在楚漢爭霸中坐擁的地盤,有2/3都是韓信替他打下來的。最后,也是劉邦和韓信,一個在正面戰場拖住項羽,另一個在側翼戰場一路迂回深入,劉邦集團才能最終取得楚漢爭霸的成功。

  不知進退

  說到這兒,喜歡看歷史的同學一定就會想到那句老話,功高震主。

  沒錯,一個人如果軍事能力超強,難免讓同僚們嫉妒眼紅,又手握重兵,功勛如此之高,更是容易引起君主的疑心。所以這個時候,怎么自處就成了一個難題。處理得好,比如蕭何、張良,也能得以善終。但偏偏,這個戰場上神一樣存在的人物,卻在政治上不知進退,干了很多自相矛盾,甚至自掘墳墓的事情。

  而韓信犯下的最大的一個錯誤,就是幻想能在劉邦手下稱王。

  當韓信當上大將軍之后,第一次和劉邦面對面討論問題,他就大肆抨擊項羽,認為項羽舍不得封別人當諸侯,是項羽的弱點。在我看來,韓信其實就是在暗示劉邦,你以后,一定要爽快地分封。

  “今大王誠能反其道,任天下武勇,何所不誅!以天下城邑封功臣,何所不服!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,何所不散!且三秦王為秦將,將秦子弟數歲矣,所殺亡不可勝計,又欺其眾降諸侯。”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但是,劉邦的政治目標是當皇帝,效仿秦始皇,重新建立一個官僚制帝國。而這個帝國體系里,封侯拜相沒有問題,唯獨不可能允許分封諸侯的存在。相反,項羽搞改良版分封制,雖然分封得很謹慎,但是真愿意讓別人當王。所以,韓信真要想裂土封王,其實更應該和項羽合作。但是,韓信在項羽手下不得重用,對項羽心存怨氣,后來改為投奔劉邦。

  因此,韓信和劉邦,一開始就產生了一個結構性矛盾。如果韓信堅持稱王,他就要選擇恰當時機,背叛劉邦。如果他堅持要忠于劉邦,就必須放棄他當王的想法。否則,客觀形勢將逼迫劉邦,不得不收拾他。

  可惜,韓信或者是沒有看清這個現實的殘酷,或者就是自欺欺人,始終回避這個現實,還總是在非常不恰當的時機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  劉邦與項羽在滎陽僵持不下的時候,韓信滅了齊國。他不來救援劉邦,反倒一封書信送給劉邦,讓劉邦封他當代理齊王。后來,劉邦追擊項羽到固陵,與韓信約定共同進攻項羽。而韓信又按兵不動,逼劉邦發誓永遠讓他當王……在我看來,韓信這就是自己在自己的棺材上釘釘子。

  當時,名士蒯通當面向韓信點明了他功高震主的危局,說他“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”,建議韓信盡早決斷。韓信卻自恃功高,仍舊不以為然。

  “今足下戴震主之威,挾不賞之功,歸楚,楚人不信;歸漢,漢人震恐。足下欲持是安歸乎?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,名高天下,竊為足下危之。”韓信謝曰:“先生且休矣,吾將念之。”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結果,等到劉邦徹底打敗項羽之后,果然就開始收拾韓信。

  劉邦先安排一個人匿名舉報,謊稱韓信要謀反。接著用陳平的策略,假裝去巡視地方,路過韓信轄區的邊緣地帶。當韓信來到自己轄區的邊境迎接劉邦的時候,劉邦突然將韓信抓了起來,剝奪了韓信的楚王地位。楚王韓信,最后還是失去了他的封國,成為了“淮陰侯”。

  不過,“淮陰侯”這個級別雖然不能和“楚王”比,但和張良、蕭何這些功臣比,也不算太差。而且封侯之后,劉邦還給韓信安排了一個不錯的工作,那就是讓韓信和張良一起去整理各家兵法,繼續發揮韓信的特長。

  如果韓信能夠坦然接受不能封王的命運,開始人生的下半場,韓信完全可以書寫新的傳奇。可惜,韓信的性格缺陷再次暴露。

  就像他對曾經得不到項羽的重用,始終耿耿于懷一樣,他又開始對劉邦不讓他當王耿耿于懷,而且不知收斂。

  《史記》里說韓信,“常稱病不朝從”,又說他,“日夜怨望,居常鞅鞅,羞與絳、灌等列”。意思是,白天黑夜都心懷怨氣,常常一個人在家,悶悶不樂,恥于和周勃、灌嬰這些將領處在一個級別,通過這種行為向劉邦表達抗議。而這種不加掩飾的負面情緒,讓韓信的朋友圈越來越小,在朝野中逐漸被孤立。

  信知漢王畏惡其能,常稱病不朝從。信由此日夜怨望,居常鞅鞅,羞與絳、灌等列。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在韓信的人生后期,他唯一一個比較親密的朋友,是一位叫陳豨的將軍。而不幸的是,這個陳豨是個很有野心的將軍,最終選擇了舉兵謀反。這就讓韓信的地位非常尷尬。而正是陳豨的造反,讓劉邦率軍外出平叛。留在長安的是劉邦的妻子呂雉。呂雉此時正想殺雞儆猴,樹立自己的權威。于是呂后就以韓信和陳豨合謀造反的罪名,誅殺韓信全家。

  韓信究竟有沒有參加陳豨的謀反,到今天仍然是一個爭議不休的話題。但可以確定的是,當后來有人舉報,說韓信和陳豨合謀造反時,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替韓信辯解。臨死前,韓信最后悔的也正是當初沒有采納蒯通的計策,抓住機會起兵造反,自立門戶。

  信方斬,曰:“吾悔不用蒯通之計,乃為兒女子所詐,豈非天哉!”遂夷信三族。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好,講到這里,司馬遷筆下韓信的人格形象,我就給你說得差不多了。雖然韓信在戰場上足智多謀,但在政治問題上卻既沒有遠見,又意氣用事,該收斂的時候不知收斂,該積極的時候消極抵抗。而這正是這位功高震主的軍事天才,最終被扣上反賊的帽子,全家被殺的根本原因。

  對韓信的這個悲劇,司馬遷在文末寫了這么一番話:“假如讓韓信學習君臣之道,謙虛禮讓,不夸耀功勞,不自恃才能,情況或許大不相同。他對漢家的功勛,可與周公、召公、姜太公等人相比,也就可以蔭及子孫了。”

  假令韓信學道謙讓,不伐己功,不矜其能,則庶幾哉。于漢家勛可以比周、召、太公之徒,后世血食矣。不務出此,而天下已集,乃謀畔逆,夷滅宗族,不亦宜乎!(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)

  這段感嘆,很多人認為是司馬遷正話反說,但我覺得不必想的太復雜。這段話就是替韓信的一生感嘆,在君主制時代,功高震主之能臣若不能正視危機,保持謙恭謹慎,往往難逃一死。而司馬遷筆下,韓信一生的際遇,無疑給后世所有的功臣們,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反思空間。

  總結

  下面我來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。

  今天這一講,我給你講了司馬遷筆下韓信的人格特點。他用兵如神,又幸運地遇到了劉邦這個善于用人的君主,成就了自己的輝煌事業。但韓信的不幸則在于,他不知進退,在政治上過于幼稚,始終找不到和君主之間的平衡點。晚年更是交友不慎,卷入謀反事件之中,不得善終。

  最后,再給你留一道思考題:在歷史上,你還知道哪些功高震主的統帥?請你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
關鍵詞:猴哥帶你讀懂史記

用戶評論
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
國學經典推薦

猴哥帶你讀懂史記第二十二講:戰功卓著卻不懂政治的統帥韓信

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

Copyright ? 2016-2024 www.interurbi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 國學夢 版權所有

桂ICP備2021001830號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通化市| 和平县| 突泉县| 麟游县| 井冈山市| 长乐市| 衡山县| 怀仁县| 中卫市| 天全县| 海伦市| 吴忠市| 格尔木市| 孟津县| 秦安县| 威海市| 桑日县| 龙海市| 雷山县| 香港| 临武县| 交口县| 长丰县| 古丈县| 晋宁县| 辽阳县| 连云港市| 邻水| 自贡市| 惠来县| 溆浦县| 永安市| 天台县| 磴口县| 中西区| 镇沅| 新兴县| 虎林市| 玛沁县| 江安县| 罗山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