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文苑代搜集,每得異書心喜懌。或時一日來束閣,輒覺無聊少顏色。
偶熟草木鳥獸經,充貢王廷叨簡迪。眉目可丑非世用,依然歸來事藿食。
荒廬四壁豈嫌陋,敝帚千金徒自嚇。不能屈蠖事深藏,尚爾雕蟲余故習。
苦思疾書寒燈伴,微吟骨立長松側。言語能工詫鸚鵡,心田耳穢驚狐蜮。
已知壯夫決不為,況有良朋相羽翼。春陵無極只一語,此是尼山真血脈。
汗背幾枉過一生,焚棄筆硯甘守黑。回頭可笑瓿堪覆,后生謬謂玄非白。
秪合篋笥掩瑕垢,誰寫竹帛露狂易。云間長史有古風,三江五湖襟期隔。
下里因風忽傳去,幸逢知音寬我責。謂余朋舊往復書,惷戇頗比他山石。
百卅余言拜嘉句,坐令枯槁生潤澤。夫君清標遠俗姿,矯矯忽向我前立。
轉覺側身感四愁,何時開徑延三益。東海此日多君子,有如塤篪遞戛擊。
寄聲林莫兩楊君,努力與世掃蘙塞。
唐順之 : 唐順之(公元1507~1560)字應德,一字義修,號荊川。漢族,武進(今屬江蘇常州)人。明代儒學大師、軍事家、散文家,抗倭英雄。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(武進)城內青果巷易書堂官...[詳細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