丁謂(966-1037),字謂之,后更字公言。丁氏先祖是河北人,五代時遷居蘇州。祖父丁守節,與范仲淹曾祖范夢齡同是吳越國中吳軍節度使錢文奉(錢镠之孫)的幕僚,任節度推官,遂為長洲人。離京時,宋真宗特賜御詩七言四韻和五言十韻,“尤為盛事”。他同時兼任使持節蘇州諸軍事、蘇州刺史、蘇州管內觀察處置堤堰橋道等使,又兼任知升州軍州事。天禧初(1017),以吏部尚書復參知政事。不久,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兼任昭文館大學士、監修國史、玉清昭應宮使、平章事兼太子少師。乾興元年(1022),封為晉國公。顯赫一時,貴震天下。
機敏聰穎
天才式人物
丁謂機敏智謀,多才多藝,天象占卜、書畫棋琴、詩詞音律,無不通曉。他文追韓(愈)、柳(宗元),詩似杜甫,曾被人譽為“今日之巨儒”。
丁謂是個天才式人物,機敏聰穎,“書過目輒不忘”,幾千字的文章,他讀一遍便能背誦。早年,丁謂隨做官的父親丁顥在涇州(今屬甘肅?。8赣H同僚竇偁見丁謂聰明機靈,頗有才氣,稱贊道:“此兒將來必定做大官。”于是將女兒相許。宋代著名文學家王禹偁曾在平江(今蘇州)擔任長洲縣令,丁謂與好友孫何曾一同以文章拜謁,王縣令看了文章大加贊賞,認為“自唐韓愈、柳宗元之后,二百年始有此作”。王禹偁后來曾稱他是“今之巨儒”,詩似杜甫。昆山龔穎平時很自負,極少稱贊別人,但對丁謂的文章卻給予很高評價,認為可與唐代韓愈、柳宗元匹敵。他勤奮好學,博聞強記,天象占卜、書畫棋琴、詩詞音律,無不通曉。
聰明機智
有一次皇帝問道:“唐朝的酒價是多少?”丁謂脫口答道:“每斗三百?!被实蹎査趺粗獣缘模鸬溃骸坝卸鸥υ姙樽C,‘速宜相就飲一斗,恰有三百青銅錢’。”一天,宋真宗與貴妃一起賞花釣魚,釣了半天一條魚也沒釣到,心里很不高興,皺著眉頭,一言不發。大臣們不知如何為好,丁謂笑盈盈地跑上去賦詩道:“鶯驚鳳輦穿花去,魚畏龍顏上釣遲?!彼握孀谝娝绱寺斆?,頓時十分開心,賞詠再三
運籌帷幄
實事求是地講,丁謂為官尚算勤勉,有較強的應對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,也做過不少益事。
巧造玉清昭應宮
丁謂凡事能動腦筋,辦事都有謀略,巧造玉清昭應宮便是一例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年)四月,丁謂負責修建玉清昭應宮。工程規模宏大,規制宏麗,建筑分為2610區,共計有3600余楹。工程除了錢外有3個難題:一是蓋皇宮要很多泥土,可是京城中空地很少,取土要到郊外去挖,路很遠,得花很多的勞力;二是修建皇宮還需要大批建筑材料,都需要從外地運來,而汴河在郊外,離皇宮很遠,從碼頭運到皇宮還得找很多人搬運;三是工程上原有很多碎磚破瓦等垃圾清運出京城,同樣很費事。經過周密思考,丁謂制訂出科學施工方案:首先從施工現場向外挖了若干條大深溝,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需要的新土備用,以解決新土問題。第二步,從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溝中,利用木排及船只運送木材石料,解決了木材石料的運輸問題。最后,等到材料運輸任務完成之后,再把溝中的水排掉,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溝內,使溝重新變為平地。一舉三得,不僅節約了時間和經費,而且使工地秩序井然,使城內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響。工程原先估計用15年時間建成,而丁謂征集動用數萬工匠,嚴令日夜不得停歇,結果只用了7年時間便建成,深得皇帝贊賞。“丁謂造宮”成為工程理論的一個典型實例。
不動兵刃、安撫邊民
淳化年間(990-994年),峽路一帶少數民族因不堪壓迫,在邊境地區糾眾反抗,丁謂奉命前往處置。他以安撫團結為上,不動兵刃,妥善穩定了局勢,得到朝廷贊賞。川陜地區王均起兵叛亂,朝廷調集士兵抵御,結果轉身為寇。這些人熟悉山川道路,攻占州縣,掠奪男女,與官府為敵。丁謂奉命處置,他一到即命罷兵,冒險入溪洞會見其首領,曉諭朝廷安撫之意,并宣稱帶有皇帝詔書,一律赦免不殺;贈以錦袍、銀帛,使他們感激涕零,紛紛表示愿意世代奉貢朝廷,并將誓言刻錄石柱豎在邊境上,西南地區從此得以安寧。丁謂采用以鹽換糧的辦法,解決夔、萬諸州軍餉之弊,同時也減輕了邊民長途解送皇糧的勞苦。他又奏準黔南邊民養的馬,可以到市場上自由交換。他曾親自規劃經營建筑夔州城寨,以增強邊防。宋真宗曾問丁謂,如何才能使邊防久遠安寧,少數民族不敢為非。丁謂回答說:“只要朝廷所派的官,不邀功生事,以安靜為勝,就能安寧無事?!?/p>
巧渡黃河、機智退敵
景德元年(1004年),宋遼發生戰爭。北方契丹的鐵騎南下,民心驚惶,黃河北邊的百姓紛紛搶渡黃河,每天要有幾千人避難渡河,而船夫邀利,不肯及時渡民過河。丁謂奉命處置,采取果斷措施,急忙從監獄中取出死囚數人,假冒船夫,斬首于河上。船夫見官員斬首殺人了,再不敢胡來,丁謂于是組織人員與船只日夜擺渡,不到3天時間,使黃河北邊的百姓得以全部渡過黃河。緊接著,他又從難民中挑選少壯者,在數百里的黃河邊分成若干塊,均豎起旗幟,鳴金鼓,擊刁斗,聲音百里外都能聽到。契丹人不了解內情,以為宋方已有防備,便撤退離去,從此“境內晏然”。
治理水利、一舉多得
天禧元年(1018年),丁謂任升州(今南京)知州時,城北后湖因多年得不到治理,變成了旱湖,前任將湖底佃租給百姓,共有76頃,納500余貫稅賦。丁謂到任后,經過調查發現了諸多不妥,上疏請減免這部分稅賦,并請求派部隊組織開挖治理,退田還湖,蓄水種菱植蓮養魚,養活饑民,增加收入;如果遇上大旱年份則可以灌溉農田,一舉數得。
減免賦稅
大中祥符年間,丁謂任平江軍節度使,后又兼任蘇州刺史,為家鄉也辦過好事,曾“為鄉里請于朝,特免丁錢”,老百姓十分感激,“鄉人至今德之,祠于萬壽寺”。
整頓經濟秩序
丁謂是宋朝著名的經濟專家。當時全國糧賦十分混亂,每年征收數量不一,并隨意加碼,百姓苦不堪言。丁謂擔任三司使后,專門調查,制定相應政策,并奏議以咸平六年戶口和財賦收入為標準,此后每年按此數據征收,并報朝廷備案,以利國計民生。朝廷準奏,下詔褒獎。任職期間,丁謂還組織編寫了不少反映宋初財政狀況,采取應對策略的專著,成為后人研究宋代經濟的重要文獻資料。
奸邪之臣
迎合皇帝,“天下目為奸邪”
原本博學多才的丁謂,為了權利變得邪佞狡詐,被人斥為“奸邪之臣”。
丁謂憸狡過人,為了向上爬和鞏固權位,只得扭曲自己靈魂,討好皇帝,做事“多希合上旨”,因而被“天下目為奸邪”;人們將他與王欽若、林特、陳彭年、劉承珪合稱為“五鬼”。
丁謂做了不少的壞事,下面略舉幾件說明:
一、鼓動皇帝大興土木。宋真宗要在宮城營建玉清昭應宮,左右近臣上疏勸諫反對。宋真宗召問,丁謂回答道:“陛下有天下之富,建一宮奉上帝,而且用來祈皇嗣。群臣如有阻撓,我愿意與他辯論。”從此便無人再敢勸諫。丁謂又領建造會靈觀、玉皇像迎奉使、修景靈宮使、天書儀衛副使,為皇帝建造了一批豪華宮殿,耗費了大量的民脂民膏。
二、勾結太監,陷害忠良。丁謂一味迎合,給皇帝出壞主意,自然會遭到正直之士的反對,寇準對他謅主媚君十分痛惡。丁謂于是懷恨在心,千方百計羅織罪名極力排擠。天禧四年(1020年),將寇準趕出朝廷,被貶為相州(今河南安陽)知州,后又貶為道州(今湖南道縣)司馬。乾興元年(1022年),丁謂又勾結宦官雷允恭,修改“詔書”,把宋真宗病死歸罪于寇準,再將他貶為雷州(今廣東??担?,最后客死貶所。丁謂趁機將朝中凡是與寇準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。
三、利用迷信,愚弄皇帝。丁謂自稱是神仙丁令威(神話人物)的后裔,在自家的園林里特建有仙游亭、仙游洞,每天“晨占鳴鵲,夜看燈蕊,雖出門歸邸,亦必竊聽人語,用卜吉兆”。他好言仙鶴,任玉清昭應宮使時,每次醮祭,即奏報有多少多少仙鶴舞于殿廡之間,被人譏為“鶴相”。宋真宗到亳州謁太清宮時,丁謂特獻白鹿一頭、靈芝9.5萬只。宋真宗從泰山封禪回到充州時,丁謂將當地小孩子玩的一只小烏龜,指為瑞物獻給皇帝,并載入史冊。他操縱女道士劉德妙,拿家里養的一只烏龜說成是老上君化身,親自作贊頌。
因作惡太多,丁謂最后被罷相,貶為崖州(今廣東省境內)司戶參軍,他的四個兒子、三個弟弟全部被降黜。抄沒家產時,從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賄賂物品,不可勝紀。